新华社合肥4月22日电(记者王正忠、张紫赟)安徽省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51.9%提高到65.8%。在这一数据的背后,安徽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正通过集群发展模式聚合国内外资源形成产业“磁石”,并进一步加速产业资本与先进技术的聚集。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从2012年底生产出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到年出货量超过2000万台,仅仅用了四年时间。今年一季度,公司产值达到118亿元,同比增长21.2%,进出口额6.81亿美金,同比增长12.6%。
在联宝(合肥)这一龙头企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合肥市和周边地区的电子信息相关产业迅速集聚。在距离联宝30余公里的六安市杭埠镇经济开发区,安徽英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每天要向联宝集团供货一万件笔记本电脑外壳等结构件。虽然生产线满产,但仍然跟不上联宝(合肥)下单的速度。
在英力电子公司不远处有一家胜利精密公司,是联宝集团的第一大供应商,也供应笔记本电脑外壳等结构件。
“联宝(合肥)带动了一批像英力、胜利精密这样的外壳配套供应商。而英力、胜利精密又吸引了一批为他们配套的机械手臂等供应商,产业链环环相扣。”六安市杭埠镇副镇长胡雪峰说,三年多时间里,开发区内已经集聚了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的40多家企业。
从安徽全省范围来看,联宝(合肥)、京东方、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带动了一批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该省电子信息产业近年保持高速增长,今年一季度产值增长20.6%,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3.9%。
大型企业的贡献不断提升。一季度,安徽省规模以上大型工业企业增加值亿元,增长8.9%,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同比提高30.8个百分点。
在杭埠经济开发区,今年65岁的中鑫模具董事长陈春生满怀感慨地说,2013年入驻开发区时,中鑫只是想投资几千万给园区内胜利精密企业做配套。没想到随着安徽省新型显示、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对机械手臂、模具的市场需求源源不断,“现在我们以中鑫模具为主导,又创建了一个专业化模具产业园。今年投资额将要翻番。”
“与税收、土地价格等优惠相比,企业更看重的是产业链集中带来的高市场需求与优质产业配套。”陈春生说。
在安徽合肥新站区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区经贸局副局长蒋昌宽介绍,围绕京东方项目的供应链配套体系已逐渐形成,目前已吸引法国液化空气、美国康宁公司、住友化学等60家上下游企业就近配套。一季度,该基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增长39.4%。
同样的,作为国家级机器人产业集聚的试点,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去年产值同比增长32.7%。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安徽省液晶显示屏产量增长21.9%,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3.4%。新产品产量高速增长正为安徽省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正在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咪鼠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前人潮涌动。“语音鼠标的订单太多了,快递小哥的三轮车装不下,又回去开了货车。”公司创始人冯海洪说,这款语音鼠标识别率高达98%,有26种语言快速翻译功能。自2016年9月份发布至今,卖了3万多只。
咪鼠科技位于安徽合肥高新区智能语音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作为一家刚起步的创业公司,咪鼠科技的产品创新,主要依托科大讯飞2010年底发布的提供移动互联网语音交互能力的开放平台。截至目前,在讯飞开放平台上,像冯海洪这样的开发者已达31万家,覆盖终端数11亿个,每日服务超过35亿人次。
产业集聚之下,创新资源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共享,令创新产生了乘法效应。在安徽省蚌埠市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不仅自主研发浮法工艺,成功拉引超薄玻璃,还为园内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攻克创新难题。例如,由研究院提供的生产线自动化方案,帮助中航三鑫太阳能光电玻璃有限公司人员由1400多人减至700人,人均产值超百万元,远超行业人均产值60万元。
源源不断的新技术作保障,为新兴产业发展拓展空间。作为安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之一,蚌埠市硅基产业基地产值年均增长25%,年均投资保持增长20%以上。去年产值突破400亿元,2020年预计突破一千亿元。
创新资源加速集聚与共享,大大提升了安徽省新增长动能的竞争力。今年一季度,安徽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亿元,增长22.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2.8%提高到24.2%。